積木,透過不同的組裝方式,可以形成各種多元的樣子,使用積木的過程中,為了要組裝成自己心中的樣貌時,需要 #手部的靈巧度、 #對圖像的概念、#空間立體概念、#對事物的觀察 及 #耐心。
猶記得以前有位老師的孩子很愛積木,也很愛看各式不同的建築物,會吵著要媽媽帶他到不一樣的建築處,如:中正紀念堂、國父紀念館等等,不只去一次,還是一週五天帶著去,某天孩子就在自己的積木盒裡,慢慢組合成該建築的樣貌。
市面上充斥著許多積木玩具,樂高、軟積木、木頭積木、組合積木⋯⋯要怎麼挑選呢?還是,小孩子才做選擇,我要都買起來!(誤)😉
積木挑選原則:
1. 材質:
l 塑膠材質:此材質的優點是重量輕、好取得、容易拿,體積小適合三歲以上、體積大的適合一歲前的孩子(大過嘴巴),因為一歲前的孩子,會以口腔探索物件,另外在塑膠原料的選擇上也是相當重要,必須選擇無毒、堅固耐用的材質。
l 木頭材質:建議選擇原木或是未塗色料的積木,因塗色料的積木雖然顏色鮮艷,但有色料的毒素風險。
l 其他材質:像是布積木、橡膠積木、軟積木等,相當適合一歲以前的孩子,當他們正在享受向上堆疊及推倒樂趣時,相較安全。
2.年齡:
1歲以前:此時孩子多是將他人堆疊的積木推倒,多用整隻手掌活動為主,手眼協調能力不足,可選擇,體積大、材料輕、摩擦力也大的積木。
1.5~3歲:此時孩子堆疊小塊積木(1.5cm X 1.5cm),以及使用大型的樂高積木。起初孩子會以拆除為主,因為將兩塊樂高積木組起來時,需要角度及位置都配合好,是較晚發展出來。另外,軟積木及多種形狀的積木也可在此時使用,孩子透過積木了解各式形狀的特性,並可透過嘗試錯誤堆疊,且軟積木在倒下時不會受傷,聲音也較小。
3歲以上:此時孩子手部功能較成熟,手眼協調及肌耐力穩定上升,便可開始使用一般常見的組合積木或是有磁性的積木片,開始更多創意及建構的組合。
3. 數量
1歲前的大型積木,建議4~5個即可。
1~3歲的積木使用數量約在20個以內,可依孩子的能力,再慢慢增加積木。數量太多時,訊息及操作資訊太多,會降低孩子操作的能力。
3歲以上,20個以上的積木操作都是適合的喔。
積木,透過不同的組裝方式,可以形成各種多元的樣子,快帶著孩子一起增進耐心玩個居家遊戲吧!
作者 池雅珺 職能治療師 🖋
Commentaires